为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深入推进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项目,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6月4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晓延带队,教务处、生命科技学院、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负责人及专业课教师一行深入现代学徒制及现场工程师项目合作企业开展专项调研。

调研宁夏农垦乳业股份有任公司

座谈会现场

调研宁夏银川西夏区平吉堡奶牛场

调研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人疗养院

副校长李晓延代表学校向合作企业授予“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单位”牌匾
李晓延一行先后调研了宁夏农垦乳业股份有任公司、宁夏银川西夏区平吉堡奶牛场、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人疗养院、宁夏昌禾同盛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农垦乳业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宏广,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人疗养院党支部书记李响,院长罗江云、副院长马翚,宁夏昌禾同盛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景旭智,人力资源部主管李波洋陪同调研及座谈。
在座谈会上,李晓延代表学校向企业授予“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单位”牌匾,并与企业负责人、指导教师、相关专业毕业生及实习生围绕校级现代学徒制及现场工程师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学生实习及就业岗位需求等进行交流,旨在全面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加强校企合作,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产教融合路径提供依据。
李晓延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对行业发展新趋势,企业对既懂理论又精实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愈发迫切。现代学徒制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 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工学交替的教学机制,有效破解了传统职业教育“校企两张皮”的难题,真正实现了“所学即所用、毕业即上岗”的人才培养目标。她说,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校企联手,才能更好地发挥学徒制在促进高质量就业方面的核心效能。结合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她强调,一是深化“战略协同”,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要义。企业要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评价体系构建的全过程。将最新的技术标准、岗位核心能力要求、职业发展通道,系统性地融入教学体系,确保培养的人才规格精准匹配企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从源头上保障就业质量。二是优化“双元育人”,强化工学交替的实效性。校企联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共建培养基地,推动教师与企业专家双向流动、互聘共用,共同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精实践、既会教学又懂生产的师资队伍,确保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循环中能力稳步提升。三是构建“就业闭环”,打造人才共育共用典范。校企共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反馈机制,根据企业评价和学生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形成“培养—就业—反馈—提升”的良性闭环。让“现代学徒制”不仅成为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金钥匙”,也成为企业获得“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优质人才的稳定渠道,最终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调研组与企业代表和实习学生代表合影
今年,学校联合24家合作企业,针对2024级学生启动了9个校级现代学徒制与现场工程师项目,校企联合培养人才600余人。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学校将持续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和载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以问题为导向,锚定企业需求侧与人才培养侧的动态平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人才培养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下一步组织实施2025级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文图:刘雅惠子 编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