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学校召开2025年第12次党委(扩大)专题学习会议,全体校领导班子,各部门、院系(校)党政负责人参加学习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刘炜主持。

学习会现场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节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以及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抓紧抓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和全区教育系统校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强调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了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要求,要紧扣宁夏发展目标,对接宁夏产业结构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等需求,找准职业教育的切入点,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高质量编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构建宁夏职业技术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新格局。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同时,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服务技术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就业能力提升。要树立开放办学理念,主动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推动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这部专题文集深刻阐释了教师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教育事业中的关键地位与重要作用,明确了好老师应具备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大核心特质,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会议要求,一是引导教师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自觉肩负起培养符合宁夏区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二是搭建好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科研创新,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满足学校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三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工匠精神,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四是倡导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推行个性化培养模式,在技能实训、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精准指导,用欣赏和信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目标要求、重点任务与路径方法,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开展学习教育对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持续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善始善终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二要强化责任担当,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查摆问题,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持续用力抓好真查实改。三要完善制度机制,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为学校党建工作及各项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指出,习近平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对于引导各国青年凝聚和平共识、践行和平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致信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和青年学生特点,切实抓好相关工作。一是将和平理念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平来之不易,铭记历史教训,增强对和平理念的认同感和践行力。二是立足宁夏地域特点,挖掘本地在民族融合、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宁夏在促进区域和平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增强学生对家乡与国家发展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学习会现场
会议强调,全校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全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筹抓好校园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师生平安、校园稳定。要结合汛期特点,开展校园安全风险大排查,重点检查校舍、实验室、排水设施、用电安全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建立问题清单并限期整改。同步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升广大师生的防灾避险能力。要加强与属地应急、气象、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及时获取预警信息。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健全“校-院-班”三级信息报送网络,确保突发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将安全治理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全局,定期研判风险,优化管理制度,推动人防、物防、技防协同发力。同时要持续完善校园安全考核评价体系,以常态化管理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来源:党政办公室 编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