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教学部召开“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22来源:职业素养教学部

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入发掘和提炼公共基础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部门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育人成效,10月19日至20日,职业素养教学部各教研室分别举行了“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

QQ图片20211019201427

QQ图片20211019201502

公共英语教研室付万荣老师从《艺术设计英语》教材第3单元How to Be A Good Designer?(如何成为优秀设计师?)入手,通过讲解英语词汇dedication(奉献,敬业),justice(公平,公正),integrity(诚信),进而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公正”、“诚信”,学会dedication,justice,integrity。

QQ图片20211019201357

兼职教师刘雅慧子通过讲解《化工行业英语》中化工生产安全、著名化工企业文化、环境保护、绿色化学教育等典型案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安全谨慎的职业素养,树立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弘扬科学观,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介绍好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

数学教研室通过讨论《应用数学》课程第二章极限与连续的思政点融入及具体实施情况,张学锋老师提出左、右极限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刘玉玲老师提出以古诗、截杖问题、割圆术引入极限概念;数学的三大悖论,重点第二悖论(无穷小量),启发学生做事不忘初心(极限目标)、砥砺前行、克服困难,有时遇到难题只是暂时的,成功往往是螺旋式的上升,所有的成功都是点滴努力的结果。尹锋老师提出极限—逼近的过程就是大国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结合课前推送的数学家简介,倡导学生多方面学习。侯广林老师提出从极限运算引入做人做事道理,踏踏实实做事做人。侯宗丽老师提出:x→x0时,引入目标效应(点构成线,线构成面)。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专兼职教师及外聘教师就“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展开深入探讨。各位老师一致认为,大学生恋爱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存在,恋爱中出现的情感问题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师将不断结合最新最佳的课程思政元素贯穿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理性的恋爱观,用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来丰富自身以及影响带动身边的人提升幸福感。

体育教研室以“如何在课堂常规和课堂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为主题开展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从实践出发,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堂常规、课堂管理和教学内容为切入点,以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为抓手将爱岗敬业、守规矩、辩证思维等意识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意识,增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人文教研室开展了以“潜心教研,立德树人”为核心思想的“课程思政”研讨活动,以“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学”为主题,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讨阶段,各位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如何自然恰当的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感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各抒己见。黄燕强老师主要从古典诗的“家国情怀”篇章入手,通过诵读、领读等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何春梅老师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脉络梳理和经典篇章的解读入手,带领学生熟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西伯老师深入挖掘陶渊明的经典作品,与课程思政元素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张云昊老师结合自己所管理的纺织与服装技术系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更为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杨眉老师通过鲜活的人物事例,给课程注入了温暖的人文关怀色彩,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通过此次各教研室“课程思政”专题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老师们明白了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希望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加强同行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效果。同时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更好的发挥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文/图:魏洁 刘玉玲 刘晖 孙媛媛 杨眉/王玉荣 张学锋 编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