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输情 传承千年文脉——职业素养教学部人文教研室召开线上教学集体备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11-07来源:职业素养教学部

秋尽冬来,寒风陡峭。疫情袭来的校园,最适合品读经典诗文。一杯花茶,一台电脑,云端传递着为师者严谨、敬业、乐业的精神和教书育人的情怀。11月5日下午,职业素养教学部人文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采用腾讯会议+学习通的方式,线上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单元二中国古代文学》集体备课研讨会。

11210

会上,人文教研室主任何春梅总结了两周以来的线上教学情况,她从课前准备、课堂纪律维护、课程内容设计、课后教学反馈等方面分析了线上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B0E1E

随后,专兼职教师分享了《单元二中国古代文学》备课及线上教学情况。

FD52

黄燕强老师指出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时,采取学生线下诵读、教师线上指导、学生线下互评的方式,教学效果颇佳。

BAEF4

杨眉老师表示要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课程资源的建设功能,完善课程资料,给学生一个有温度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当以学生为本,授课过程中要做好课堂纪律维护,关注学生留言内容,下课后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59357

单西伯老师就线上教学内容的调整做分享,她根据不同院系、课时的要求,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以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F201

张云昊老师通过课前统计学生喜欢的经典诵读作品、课中讲解经典篇目、学生模仿诵读等三个教学环节,分享了他将“诵读”作为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的体味诵读带来的学习乐趣的教学心得。

8BF97

张越老师则以经典小故事猜猜猜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

AFDB7

关晓娟老师就如何在上课时融入思政元素做分享,她表示在经典诵读中穿插红色经典内容的讲解,可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

F940

杨晓红老师分享了课件制作中,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线上听课摒除乏味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1A28C

汪金辉老师就学习通在线课堂的使用做操作分享。她说,学习通可以记录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教师应充分运用平台的同步课堂,完成签到、抢答、选人、分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AC6A

职业素养教学部副主任张红梅在总结时就近期人文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做了安排,要求老师积极投入到国学文化活动月的各项工作中,助推学校“双高校”建设。张红梅分享了自己线上教学的经验。通过看经典、诵经典、演经典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中国古代文学章节中,以我校师生的优秀获奖作品为范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震撼魅力。然后再加入教师领诵、学生模仿、学生诵读等环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的完成,使学生知经典、诵经典、爱经典、演经典。同时,她还分享了学习通平台作业发布及学生完成的作业。

69F4A

249E0

5AD08

54F2C

10BBC

125C6

1575A

27D13

 

227A0

张红梅最后指出教育事业任重道远,线上教学手段的不断学习和挖掘需要教师们不断钻研与探索。只有共同努力与协助,才能稳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线上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更需要教师们沉入学生视角,审视课程建设,以学生为本,真正发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80A9

545E0

至此,本次集体备课圆满结束,病毒无情人有情,山河有恙添斗志!人文教研室的每一位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群策群力、苦中作乐、沉淀自己,尽情感受曲径通幽的快乐。艰难时刻,显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之态,也不乏“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风骨。老师们纷纷表示,期待下一次精神与思想的碰撞,用沟通交流,分享吸收,架起知识的虹桥,以产生更加绚烂的课程之花。

文/图:汪金辉/杨晓红 编辑:高峰